
|
本文大綱 |
在兒童眼科門診中,「散光」是最常見的屈光問題之一。許多家長誤以為散光只是「看不清楚」,但其實這是一種光線無法正確聚焦在視網膜上的狀況,若未及早矯正,可能導致弱視甚至影響學習。根據臨床觀察,本診所接診的孩子中,約三成有不同程度的散光問題。本文將由林超群醫師團隊整理,帶你認識兒童散光的症狀、成因、治療與日常保健方式,讓家長更了解何時該帶孩子就診。
散光是指角膜或水晶體的弧度不規則,使光線折射後無法在視網膜形成單一焦點。兒童的視覺系統尚在發展階段,若長期接收模糊影像,大腦可能「學習錯誤的視覺訊息」,導致屈光性弱視。
簡單理解散光的原理如下:
|
正常眼球 |
散光眼球 |
|
光線聚焦在單一點上 |
光線散射成兩個焦點,影像模糊 |
|
影像清晰穩定 |
影像扭曲、重疊、模糊不穩 |
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孩子看黑板會「字變兩個」、「東西會晃」的情況。若未及時治療,待視覺發展期過後,即使矯正也難恢復正常。
兒童散光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,其中又以生活習慣造成的後天散光最常見。
常見原因如下:
延伸閱讀:散光成因:深入了解診斷與現代矯正方案
許多孩子不懂得描述「看不清楚」,因此,家長的觀察就非常關鍵。
以下是本診所歸納出的常見「散光警訊」表:
|
常見症狀 |
可能原因 |
家長觀察建議 |
|
看電視歪頭、眯眼 |
視線模糊、雙焦重疊 |
留意孩子是否總偏一邊看螢幕 |
|
寫功課靠太近 |
近距離聚焦困難 |
檢查閱讀距離是否少於30公分 |
|
經常揉眼或抱怨頭痛 |
視覺疲勞 |
留意是否於寫字、畫畫後發作 |
|
對光敏感、怕亮 |
散光光線散射 |
減少刺眼照明並就醫確認 |
※林超群醫師提醒:若孩子在學習上出現專注力不足、寫字對不齊、看黑板抄錯字的情況,很可能是散光導致的視覺模糊,而非注意力問題。
兒童眼科會進行「電腦驗光」與「睫狀肌麻痺驗光」,後者可消除眼睛調節誤差,更精確測得真正散光度數。
治療方式包括:
此外,家長應確保孩子每6~12個月追蹤一次度數變化。若散光度數逐年上升,可能代表眼睛受壓或姿勢不良導致角膜變形,應盡早介入。
了解更多>>旋轉式稜鏡弱視訓練法是什麼?兒童眼科醫師告訴你!
想要讓孩子的散光穩定、視力健康發展,日常保養與用眼習慣是關鍵。
家長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:
散光雖常見,但若能及早診斷、持續追蹤,就可有效避免視力退化或弱視發生。林超群醫師因其豐富的經驗和卓越的專業技術,在兒童散光治療領域,深受家長們的信賴與推薦。作為專注於兒童眼科的權威,林醫師結合最新醫學研究與創新技術,為每位患有散光的孩子提供治療。
> 正為孩子弱視煩惱嗎?林超群兒童眼科獨創旋轉式稜鏡弱視訓練法為您解決煩惱-立即預約
不一定。兒童視力模糊的原因很多,除了散光,還可能是近視、遠視、弱視或斜視等問題。若孩子常皺眉、歪頭看東西或看電視太近,建議儘早帶到兒童眼科做全面檢查。
有一定關聯。長時間使用平板、手機或電腦會導致近距離用眼過度,造成睫狀肌緊繃,使眼軸控制失衡。若本身有輕度散光,3C使用可能讓視覺疲勞更明顯。建議家長可遵循衛福部建議的「20-20-20」護眼原則:每用眼20分鐘,看20英尺遠(約6公尺)至少20秒,並確保環境光線充足。
不一定需要立刻配鏡。若散光度數輕微且不影響視力,可透過正確用眼習慣與定期追蹤觀察。但若孩子已有明顯視覺模糊、視力不平衡或弱視傾向,則會建議配戴合適鏡片矯正。林超群醫師提醒,錯誤度數或自行購買眼鏡可能導致視覺發展受阻,務必由專業眼科檢查後配鏡。
有部分孩子的散光會隨眼球發育而減輕,但若是角膜形態或遺傳因素引起的散光,多半不會自行消失。臨床統計顯示,6歲以前是視覺發展黃金期,若散光度數過高未矯正,容易演變成屈光性弱視。家長應定期安排視力檢查,確保視覺發展在正常範圍內。
是的。若散光過高導致影像長期模糊,大腦會抑制該眼影像輸入,形成屈光性弱視。除了眼鏡矯正外,林超群醫師首創的「旋轉式稜鏡弱視訓練法」,能讓孩子在不遮眼的情況下進行訓練,藉由動態視覺刺激促進雙眼融合,改善視覺中樞活化,讓視力自然回復。
每週二.三.四.五(下午2~7PM),為弱視訓練時間,每次50分鐘。
預約電話:(02)2312-2020、(02)2331-5020、(02)2312-0711
地址: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43號2樓
>查看交通資訊